2023年10月5日 星期四

拜師典禮0927











 

第十週:週誌文章分享

 本週分享《聖嚴法師智慧掌中書:如何培養自信心》,不論是優點還是缺點,其實

  都像一面鏡子,照見最真實的自我。所以一個人不妨從優點中開發自己的能力,由

  缺點裡找到進步的方向,透過時時的修正、雙向的提升,活出與眾不同又多采多姿

  的人生!


《聖嚴法師智慧掌中書如何培養自信心--不求成為「完人」》

 

認識自己的優點重要呢?還是認識自己的缺點重要?

我認為先要認識自己的優點比較重要。因為當你知道自己有優點,就會充滿自信心,有了自信心,人生才會有往前進步的動力。

當然,認識自己的缺點也很重要。佛教尤其重視認識自己的缺點,「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凡夫為什麼是凡夫,就是因為每個人都有缺點。 

所謂的「完人」,是指一生完全沒有過失的人。就主觀來看,是他有絕對的自信認為自己沒有過失;就客觀來說,是所有的人都認為他沒有過失。

歷史上的偉大人物,大多只記錄他們的優點,很少提及他們的缺點,但是世上畢竟沒有零缺點的完人,所以人最重要的不是別人的褒貶好壞,而是自己如何看待自己。

有自信的人,不求自己成為完人,但求通過自我的考驗,時時修正自我。


2023年9月21日 星期四

第八週:週誌文章分享

 本週分享幾則佛教典籍中的小故事,短短的敘述,卻讓我們體會到:(1)發心不同, 

  決定了願力的大小;(2)能得聽聞佛法,其實是最殊勝的功德福報;(3)善有善報、惡

  果自食的因果定律,更是千古昭昭的不變真理。期勉以真誠惜福的心、恭順感恩的

  態度,珍視身邊相聚的有情善緣。


《賢愚因緣經》:小兒施土

佛陀和阿難入城乞食的時候,看見一群男孩在路邊遊戲,堆積泥土當作糧食、宮殿。

有個小男孩遠遠看見佛陀到來,心生歡喜,想要供養佛陀,就把泥土當作米,上前施給佛陀。佛陀低頭稱讚了小男孩一番,接受了他的供養,讓他把泥土放在缽裏。

阿難奇怪地問:「佛陀,您為什麼接受這些泥土的供養呢?」

佛陀慈悲地說:「阿難,重要的不在於事相,而在於發心。這個小男孩發了大佈施的心,不可輕視。這些土可以拿回去塗在我房間的地上。」

阿難依照佛陀的吩咐去做了,可是心裏老是懷疑,禁不住又問:「佛陀,這個小男孩雖然發起真實的佈施心,但是佈施這點兒泥土能有什麼功德呢?」

佛陀含笑說道:「因為這一舉動,小男孩在我涅槃後一百年的時候成為國王,名叫阿輸迦,其他的男孩都做他的大臣,統領閻浮提許多國土,興隆三寶,廣施供養,分佈舍利,為我建塔八萬四千座。」

後來,小男孩就投生為阿育王。


《善見毗婆沙論》:聞法生天

迦羅池中有一隻蛤,聽到佛在說法,便從池中爬出,伏在草根處靜聽。

這時,有個放牛人也來聽法,把手中的木棒插在地上,正好插在蛤的頭上。蛤當即死去,生到忉利天。他一邊欣賞天女們演奏音樂,一邊想:我前生是畜生,是什麼因緣生到這裏?

於是就向下觀察,發現原來是池邊聽法的緣故。他乘坐宮殿來到佛的道場,頂禮佛足,聽佛說法,證得聖果。


《舊雜譬喻經》:不丟東西的婦人

從前有個婦人,經常說「我從來不丟東西」。兒子很不服氣,就把她的指環扔到水裏,回家問她指環哪兒去了。她還是那句話,「我從來不丟東西」。

第二天,婦人要請目犍連、阿那律、大迦葉來家裏應供,派人到集市買來一條魚,竟從魚肚子裏找回了那枚指環。婦人得意地對兒子說:「我從來不丟東西。」

兒子問佛:「我母親是什麼因緣,得到不丟東西的福報?」

佛說:「過去,有很多貴族居住在北方,冬天天氣寒冷,他們打算移居山南。當時有位獨居的老婦人,因家貧不能跟大夥兒一道遷移,就獨自住下,為大家看護財物。春天,眾人紛紛搬了回來,老婦人把財物一一奉還原主。那位老婦人就是你母親的前世,因為看護眾人財物的緣故,得到不丟東西的福報。」


2023年9月15日 星期五

第七週:週誌文章分享

 

       本週分享《阿含經》中,人人都是「億萬富翁」的小故事:讓我們在生活裡,透過「心中有佛」、「口中有法」,由口說好話來莊嚴自己,如此身體力行的「自耕福田」,才能自得福緣~


人人都有財產「三千億」

《證嚴法師說故事》
 

    佛陀發現了宇宙人生的真理,又把這分清淨光明的智慧傳授給我們,我們從佛的口中接受了法而後身體力行,我們的慧命是從佛口所生,所以佛弟子又稱為「佛子」;我們再用心把佛的教法傳遞出去,這就是續佛慧命。

   《阿含經》有一段故事──一位國王出宮巡視人民的生活,來到城中,放眼望去多是富麗堂皇的樓房和熱鬧富裕的市集,國王心想:「我的國家真的很富有,百姓生活得很好、物質豐富。」

  於是他想進一步了解:國內有多少富人?而這些富人又有多少財產?有天,他到一位號稱全國最富有的長者家,請問長者有多少財產?長者回道:「內外的財產總共有四千億。」國王說:「我擁有整個國家,財產也只有四千億;為什麼您能夠擁有四千億呢?內外又是什麼呢?

  長者回道:「國王,我外在的財產有一千億。我能擁有這些財產首先要感恩您,因為在您的國土上,我能自由地從事貿易;再來要感恩人民,因為他們提供我有形的財產;我也要感恩我的奴僕眷屬,因為他們為我努力付出。所以,我有形的財產是來自貿易、人民、國家,合起來大約有一千億。」

  國王問:「那另外的三千億呢?」長者說:「另外的三千億是內在無形的。因為我『心中有佛』,佛陀的莊嚴以及慈悲、智慧豐富了我的心,這值一千億;此外,我『口中有法』,口說好話,所以又有一千億的價值;還有,我天天『身行好事』,也值一千億。所以內在價值總共三千億,加上外在的財物一千億,我的人生內外財產共有四千億。」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心中有佛、口中有法、身行好事,就是我們內在的豐富資產啊!而且是用不完的財富。

  「心中有佛」就是「以佛心為己心」;佛心是大慈悲心,這分慈悲表現出來就是大愛——常發出柔和善順的語言,常說好話就是「口中有法」,口說好話就是莊嚴自己。不過單是「心中有佛」「口中有法」還不夠,最重要的是要身體力行啊!自耕福田,才能自得福緣。

 


2023年9月8日 星期五

第六週:週誌文章分享

 親愛的三智孩子們

    在學校的時候老師就像是父母的分身一樣指引導正你而在家裡時父母又像師長的分身一般守護關心你。所以老師或父母的叮嚀都應該欣然接受好好去做! 記得我們的約定隨時讓人放心、歡喜就是令人欣賞的好孩子〜另與其再買第二套課本放在家強烈建議不如添購自修既有重點整理、補充資料、又有題目可練習是很好又實用的參考工具書。末學也鼓勵孩子將複習成果作為「學習收據」,培養主動積極的學習精神!

                                一休禪師小故事

    日本高僧一休禪師從小出家,在他九歲時,有一天他的師父出門,他把負責的事完成後,想找大兩歲的師兄玩。

    一休終於在方丈室找到師兄,可是不知為何師兄竟然在哭……

  一休問:「師兄,你為什麼哭呀?」

  師兄說:「我平時看師父常從櫃子裡拿出一個東西在欣賞。今天師父出門,我實在好奇,想要看到底是什麼寶物,結果不小心把它摔碎了,怎麼辦?!」

    一休安慰他說:「師兄,你別哭,碎瓷器交給我,就算是我摔的。」一休便把碎瓶用布包好,放在口袋裏。

 

    看師父回寺的時間差不多,一休就到大殿打坐用功。

  師父回來說:「一休!你在用功嗎?」

  一休說:「我在大殿裏參禪,非常用心地參一個問題。」

  師父問:「你參什麼問題?」

  一休說:「我在參有沒有一個不死的人?」

  師父說:「我的傻徒弟,哪有不死的人呢。」

  一休說:「原來是這樣啊!人都是要死的,那東西會不會死呢?」

  師父說:「東西也一樣啊,無情的東西也是無常的,因緣聚了就存在,因緣散了就壞。」

  一休說:「這樣的話,我們心愛的東西壞了,我們是不是也不該傷心呢?」

  師父說:「對呀!自己心愛的東西,因緣散了就沒有了,傷心有什麼用呢?時間因緣到了就要壞掉,沒有辦法挽回。」

  一休說:「這兒就有一個緣散就壞了的東西。」

  一休把口袋裏的碎瓷片交給師父。

    師父果然沒有罵一休,拿著這包碎瓷片進了方丈室。

 

    你是不是非常佩服一休禪師小小年紀,竟然有此大智慧!為什麼一休禪師的師父沒有發脾氣呢?因為一休禪師用「無常」的觀念來轉師父的心。

 

    一休禪師問了師父三個問題:

    1.一休問:人有沒有不死?          師父答:沒有不死。

    2.一休問:東西有沒有不壞?        師父答:沒有不壞。

    3.一休問:心愛的東西壞了,該不該傷心    師父答:不該傷心。

 

    等到師父回答東西總會壞,既然壞了,傷心也無用,一休便拿出碎瓷片,這時師父也只能接受了。而從一休禪師的「無常觀」,也正提醒我們要更懂得珍惜身邊的人、事、物,不要等到失去才知道後悔。

拜師典禮0927